2012年2月24日星期五

关于价格听证会

原文链接http://genghis-yang.tk/?p=102

最近全国水价又要上涨了,于是全国各地水价听证会也召开在即。这话听起来有点逻辑错乱,好像排错了因果。可我今天要说的就是这颠倒的因果。

首先引用一段关于价格听证会的介绍:

根据《价格法》和《政府价格决策听证暂行办法》的规定,国家计委制定了国家计委价格听证目录,规定居民生活用电价格、铁路旅客运输基准票价率(软席除外)、民航旅客运输公布票价水平、电信基本业务资费中的固定电话通话费、月租费,移动电话费、月租费这四项商品和服务在制定和调整价格时,由国家计委主持听证。其中,在一定区域范围内执行的商品和服务价格,国家计委可委托当地省级价格主管部门组织听证。

从上面这段话可以看出,价格听证会这种制度在我们国家是有法律保障的,且是法律规定的价格变动所必经的途径。那么有多少人认可水、电、通信、铁路、民航的价格是体现了自己的意愿呢?任何一个有理智的国人都明白这个问题的答案。那么这个听证会为什么体现不出广大人民的意志呢?

听证会制度是从西方传播过来的,是一个舶来品,它在刚踏上中国大陆的时候就开始水土不服了。在西方经济发达国家,听证会制度切实可行,至少在表面上体现了社会各阶层的意志。而在我们这个东方国家,我认为它至少遇到了三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听证会的主动权问题。我国的听证会大都由经营单位提出,再由主管部门召开。甚至可以说只有在经营单位认为有必要涨价的时候才会召开。而其他个人或组织要求召开听证会都不太可能得到支持。例如前两年广州市政协委员韩志鹏因四点理由要求市物价局重开出租车调价听证会,却多次被市物价局拒绝,且一度连建言都递交不上去。让人唏嘘过后不得不考虑到,连政协委员都是如此,小老百姓又能怎样?

第二,参与渠道不畅通。试问有多少人知道听证会的召开通告发布在哪儿?又有多少人知道哪些价格应该通过听证会决定?我想大多数人都不清楚听证会是怎么开的、什么时候开的。也许很多主管部门对此有不同意见,他们把通告明确公布在自己网站上了。但是这些网站每天有多少点击量呢?即便有人不小心上了网站,又是否能在显著位置看到通告呢?随便一个小城市怕不止几十万人吧,能看到的能有几个?特别是那些处于社会底层的群众,他们可能根本没有时间和钱去上网。是否可以采用更广泛、更有效的方法呢?比如通过手机短信。

第三,参与者难以体现社会各阶层的意志。价格听证会来源于西方,在那里,国民文化水平较高,政治环境宽松,公民社会参与性较强,底层人民也不用天天加班,工资待遇也足够养家糊口。于是底层民众有参与社会活动的时间和热情。在我国,底层群众往往为了生计整日奔波,难得闲暇,严苛的政治制度也使得下层人民三缄其口。有空闲和精力参与听证会的大都是中上层,由于他们的阶级特性,对于涨价或者翘首以盼,或者事不关己,所以每一次的听证会都演变成了涨价通告会。另外,不同于西方国家有很多民间公益组织参与听证会,我国的听证会中的民意代表大都是个人参加。相对于民间组织来说,个人的力量实在太薄弱,在证据的可靠性、完整性方面很难做好。因此很容易就被做了充足准备的各个经营单位驳倒。

在我看来,以上三个弊端制约了听证会的效果,使其成为了一些人作秀的工具。不过,虽然说了价格听证会这么多弊端,但我还是要说,至少这个形式是一种进步。而且现在越来越多的听证会也针对各种问题有了一些新举措。毕竟我们国家与西方国家在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等方面的差距是不止十年八年的,要赶上去怕没个二、三十年是做不到了。不过至少我们看到了社会的某些方面是在前进的,也就应该心安了。


阅读全文...